金磚國家的第一個十年總體上欣欣向榮
2011-02-12 11:30:38 來源:亞太博宇
"金磚"國家這一概念進入公眾視野至今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由于這一概念廣受認可進而風行一時,此后關于新興經濟體的概念迭出,如"靈貓六國"、"金鉆十一國"等等。2010年末,中國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國家集團,"金磚"由四國變為五國,新興經濟體從此走上國際政治舞臺。對此,"金磚"概念的首創者奧尼爾表示,南非經濟總量尚小,并不具"金磚"國家資格。他認為,在"金磚四國"之外加上墨西哥、印尼、土耳其、韓國這四個國民經濟規模占到全球GDP1%以上的國家,提出"成長型市場"八國的概念。事實上,"成長型市場"八國從市場角度來看有其共同點,但在地緣政治的認同和所發揮的作用上,新列舉四國的特點與"金磚國家"則毫無一致。這四個國家在地緣政治上都已有歸屬,如墨西哥已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屬于美、加體系;韓國為經合組織成員國,自認為與日本一樣屬發達國家;印尼是東盟大國,遇事首先必須在東盟內部協調;土耳其則一心想加入歐盟,成為歐洲國家。因此,這四個國家與倡導不結盟、且都不是經合組織成員國的金磚國家不同,它們目前并沒有意愿加入"金磚"國家,推動國際經濟與政治體系的改革。我們認為,南非代表了非洲,而非洲作為未被開墾、快速起飛的大陸,具有巨大的潛力。因此,南非的地位是其他成長型國家所不可比擬的。"靈貓"、"金磚"、"成長型市場"這種種對新興經濟體的分類和描述,其實都反映了西方商界、媒體和學界對國際社會變化的敏感,也反映了世界經濟確實在發生變化。實際上,各種新術語都反映了經濟增長從以發達國家為主轉向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趨勢,反映了國際關系正在多極化的趨勢。總體來看,回顧"金磚"十年路程,"金磚國家"欣欣向榮,在國際市場發揮的作用與話語權不斷穩步提升,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