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193.com尢物视频国产,国产中文在线观看,女教师巨大乳孔中文字幕免费,

入世十年須立足人民幣國際化

2011-10-18 13:23:05    來源:亞太博宇

中國現在缺乏經濟戰略的縱深而不得不繼續倚重外貿。而歐美金融環境的動蕩,使中國的兩大國際市場同時進入衰退期。未來的對外貿易將進入貿易政策博弈時期。中國的外貿要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繼續維持增長,必須立足人民幣國際化……

未來十年外貿依然是重點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0年來,逐步降低進口產品的關稅稅率,取消所有進口配額、許可證等非關稅措施,全面放開對外貿易經營權,大幅降低外資準入門檻。中國關稅總水平由15.%降至9.8%,遠遠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均值;服務貿易開放部門達到100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第11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開幕式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周年論壇14日上午在廣州隆重舉行。國家主席主席胡錦濤致信祝賀,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講話。

胡錦濤強調,"十二五"時期,我們國家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希望廣交會主動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變化,進一步創新辦會理念、完善服務措施,把這一商品交易會辦得更有特色、更有影響、更有成效,為加強我國同世界各國互利合作、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而溫家寶指出,再過兩個月,就將迎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0周年。加入世貿組織10年來,中國的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對外經貿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回顧這10年歷史,可以得出三個重要結論:第一,中國是說話算數的國家,兌現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作出的鄭重承諾。第二,中國是勇于擔當的國家,積極承擔著與自身發展水平相稱的國際責任。第三,中國是致力于共同發展的國家,始終奉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對外開放政策。

中國高層的講話表明,中國已經做好了全面開放對外貿易經營權的準備,中國的對外貿易體系在國家政策層面將表現為不斷拓展和追求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外貿依然將在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

進出口貿易要趨于平衡

溫家寶指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對外貿易應當緊緊圍繞"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這三個支柱開展工作。穩增長,就是要努力克服外部環境變化的不利影響,及時妥善解決外貿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保持進出口穩定增長。我們必須立足擴大內需實現經濟持續發展,但外貿企業多年苦心經營的國際市場份額不能輕易放棄。調結構,就是要優化進出口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和地區結構,提高對外貿易的質量和效益,增強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促平衡,就是既重視出口,也重視進口,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強調"促平衡",不是要壓出口,而是主要靠擴大進口,不是限制利用外資,而是主要靠擴大對外投資來實現。

中國對外貿易的最大伙伴是美國,而中國進口的最大阻力也來自美國。美對華貿易逆差的關鍵不是限制自華進口,而是擴大美對華出口。美國正在實施的"出口倍增"計劃和中國正在實施的積極擴大進口政策目標相一致,但更需要雙方為此做出實質性努力。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1年1至9月,中美貿易額3259.3億美元,同比上升17.0%,其中中國自美進口902.7億美元,同比上升23.6%。目前,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和第六大進口來源地,中國是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以上事實說明,中美經貿合作的基礎在擴大,而非縮小;經濟的互補性在增強,而非減弱;雙方的共同利益在增多,而非變少。這正是中美兩國繼續深化合作的活力源泉所在。

對外貿易面臨美國阻礙

雖然未來十年,中國的外貿戰略明晰,但由于目前國際金融環境的惡化,中國經濟深化外貿的過程將不可避免的參與到改變舊有的經濟格局的進程當中去。這樣,傳統經濟強國的地位和市場受到沖擊,其反作用力也將伴隨著一進程而始終存在。事實上,中國已經開始單獨面對來自美國的阻力了。

10月11日,美國參議院以63票對35票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社評文章指出,盡管該法案未如去年9月末眾議院通過的《人民幣匯率特別關稅法案》直接指向中國,且該法案成為法律還需過眾議院和奧巴馬總統兩道關卡,但人民幣再度被標桿化已無需爭辯。與之前國際市場看漲人民幣匯率不同,當前國際市場持續看跌人民幣,而美國參議院選擇在市場看跌人民幣之境況下表決通過貨幣法案,揭示出美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高度政治情緒化,即人民幣在美國政治市場博弈中成了"廉價"的替罪羊。

該法案要最終成為法律,還需在眾議院獲得通過并由總統奧巴馬簽署。但即便奧巴馬沒有通過此法案,面對政府沒有對中國就人民幣問題采取強硬措施的指責,在總統大選來臨之前,奧巴馬政府或許將在其他方面采取"挑戰中國"的新舉措。

世界貿易組織(WTO)上訴機構前主席詹姆斯o巴克斯說:"我估計明年美國將對中國發起更多訴訟。"已經進入競選備戰狀態的奧巴馬最近表示,在貿易上將比其前任采取更加強硬的舉措。中國的人民幣以及其他問題已經成為競選活動中的主要話題。

這表明,未來中美貿易戰將會因為中國完全開放市場而變得更為劇烈,雙方在外貿領域的糾纏,會更多體現在貿易政策上的針鋒相對。

外貿立足人民幣國際化

溫家寶最近在廣州提出,當前要保持出口政策的基本穩定,包括"穩定出口退稅政策,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加大對外貿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改善對小企業的金融服務,……確保出口企業收匯安全,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等。海關總署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出口1696.7億美元,增長17.1%。與8月份相比,出口增速回落7.4個百分點,出口規模略降36.5億美元。專家指出,受國際需求放緩和國內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約,中國未來的貿易環境將不容樂觀,呈現惡化趨勢。

中國事實上還沒有完全做好完全開放市場的準備,就本國經濟結構而言,因為現有產業鏈升級并不完全,而人口紅利卻在逐步消失,中國的外貿競爭力相對下降是不爭的事實,而國內市場的建設緩慢,經濟完全依賴內需成為一句空話,這是中國現在因為缺乏經濟戰略的縱深而不得不繼續倚靠外貿為重的原因之一。而歐美金融的動蕩,使中國的兩大國際市場同時進入衰退期,未來的對外貿易將進入貿易政策博弈時期。

中國的外貿要在先天不足的情況下繼續維持增長,必須立足人民幣國際化。只有人民幣國際化,進出口以人民幣結算,外貿的主動權才可能掌握在自己手里,穩定匯率,才能保存外貿的成果,規避風險。事實上,目前看來,中國積極參與東南亞經濟整合,維持新興經濟體的領袖地位,大規模進入非洲市場,以及因為歐元危機所可能存在的對歐盟的救市行為,都是將人民幣推向國際化,保護自己匯率穩定的重要機會。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