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193.com尢物视频国产,国产中文在线观看,女教师巨大乳孔中文字幕免费,

無錫水荒并非天災實是人禍

2007-06-07 10:46:12    

29日,無錫市區居民自來水臭味嚴重,引發了無錫市有史以來因太湖藍藻爆發導致的最大規模的供水危機。與此同時,市面上的桶裝純凈水價格瘋長,有的賣到35元一桶,很多地方出現了水荒……

無錫陷入空前飲水危機

自5月28日起,因氣候因素等影響,太湖流域高溫少雨,水位偏低,使無錫太湖的梅梁湖等湖灣,比往年提前兩個多月出現了大規模藍藻現象。29日,無錫市區居民自來水臭味嚴重,引發了無錫市有史以來因太湖藍藻爆發導致的最大規模的供水危機。與此同時,市面上的桶裝純凈水價格瘋長,有的賣到35元一桶,很多地方出現了水荒。在政府的干預下,很多水果店、棋牌室、理發店門口開始賣水了,但瓶裝礦泉水價格漲了近一倍。

隨后,水利部緊急調引長江清水3.67億立方米,注入太湖1.9億立方米,通過引江濟太,太湖水量得到了有效補給,太湖水位維持在3.00米以上,直接受水的太湖貢湖水域水質明顯好轉,承擔著無錫市20%居民供水的錫東水廠水質穩定。期間,無錫市氣象局發射了共計15枚火箭人工增雨作業彈,27小時內湖區雨量平均超過23毫米,大大緩解了水源地水質進一步惡化的壓力。
6月1日晚,無錫市太湖藍藻應急指揮部傳出消息,因太湖藍藻暴發污染水源導致自來水發臭不能飲用的江蘇無錫??,當天對中橋、貢湖、充山、錫東等自來水廠的出廠水水質進行取樣檢測,結果顯示,水質全部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并表示,原來腥臭的自來水已無色無味,達標飲用水已流入千家萬戶,居民連日來一直困擾的“洗澡、洗衣、洗菜難”問題基本畫上句號。
此次危機并非天災實是人禍

危機發生后,無錫市在幾天內幾乎是全城動員,面對危機。按照事件發生之后無錫市政府對公眾的解釋:這是一次“天災” ,是由于今夏氣溫偏高、雨水偏少所致。但實際上,與其說這次事件是“天災”還不如說是“人禍”。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經濟飛速發展給太湖帶來了沉重的環境污染壓力,太湖流域范圍的各類河湖水體,隔三岔五地變黑、變紅、變黃,太湖水體和沿湖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太湖的水環境問題,一直是無錫市民心中的隱痛,日復一日,揮之不去。雖然之前,相關政府也組織了部分的活動,搬遷、關閉了沿湖不少企業,共計48家,退漁還湖3282畝。但是,引起太湖水體富營養化的關鍵是氮、磷的含量,這些污染源大部分由生活污水帶來,在水體和湖底淤泥的含量都很高,不容易清除。

而對水體進行清淤作為解決問題的直接途徑,一直以來都是由當地的農民負擔的。但是現在,農民都進城打工去了,養魚的都進了開挖出的魚塘,自然形成的河流湖泊多少年都沒有徹底清理了,沉積在湖體淤泥里的有機物和有害金屬元素不加以清除,很難徹底改善水質。

另外一個重要的污染原因,在于當前執行的排污達標太低。從工廠排污口和污水處理廠出來的,仍然是劣于五類的污水。目前,那些所謂已經“達標”可以合法向河道、湖泊排放的廢水,如果按1∶9以上的比例用潔凈水來稀釋后,納污水體才能夠勉強達到地面三類水的標準。但現在太湖流域的水體,哪里有這樣的好水來釋污?結果是污水加污水,只能是臟上加臟。
江蘇省表態:將提高太湖排污達標標準

雖然江蘇省無錫太湖水污染事件已經得到平息,但無錫政府把此次事件的責任推給農戶,顯然是在推脫自己應擔的責任。在此背景下,5月31日下午,李源潮專程到無錫實地了解情況,并召開現場辦公會,公開強調:對人民負責,讓民眾知情。表示:今后要下決心以更大力度治理太湖,并下令地方一定要“鐵腕治理”。李源潮一方面下令要要實行“更嚴格的區域環保制度,提高太湖周邊地區的環保標準”,一方面也下令地方要“加快建設更多的生活污水處理廠”。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工作跟藍藻潮有關的江蘇副省長黃莉新外,李源潮還特別帶了另一以作風強悍著稱的副省長仇和。很明顯,給李源潮一手提拔當上副省長的仇和是對負責這次事件和上述善后工作的官員。但實際上,李源潮的態度也有連消帶打的作用。

太湖面積2,400多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流域面積近37,000平方公里,包括江蘇省蘇州、無錫、常州,浙江省的嘉興、湖州兩市及杭州市的一部分,上海市的大部分以及安徽的一小部分。這一地區處于長三角,經濟發達。據官方最近的檢測結果表明,流入太湖27條主要河流35個斷面,除天目山區入湖河流水質較好外,其余河流的中下游基本都為污染河段。因此,發生了這次事件,也并不只是無錫的問題,滬、浙、皖三省市都有責任,若真的是要“對人民負責”,上海、浙江、安徽都要一起幫忙。

6月4日,無錫太湖藍藻爆發引起安徽環保部門對其境內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水質的高度警覺,立即下發《關于加強巢湖水環境保護防止藍藻爆發的通知》,要求環保部門加強水質監測和預警預報,強化污染源的日常監管,做好飲用水源應急準備。安徽省環保局當日稱目前巢湖已具備發生藍藻爆發的條件,但尚未出現藍藻爆發跡象。

太湖藍藻爆發帶來的思考

經歷了這一次水危機之痛,我們應當認識到,因環境污染導致的生態危機和飲用水水質惡化引發的公共危機僅僅只有一步之遙。超標準排污、圍湖造田、網箱養殖、生活污水無節制排放,在“GDP政績觀”麻木、放任污染行為和企業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下,一個個重病纏身的河流湖泊一再承受著極限。

但是縱觀太湖污染事件的整個過程,有幾點仍然值得人們追問。首先,在環境保護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太湖周邊地區、無錫地區對藍藻爆發之前竟然沒有絲毫的預警提示,這不免讓人們疑惑:究竟是相關制度沒有建立還是制度建立起來沒有得到貫徹執行?

其次,當地政府在事情爆發后,竟然將環境污染爆發的根本原因推脫到農民進城打工,無人清淤上來,試問如果沒有那么多的化工廢水作為污染源何用農民清淤;再者,清淤究竟是相關部門應該負擔的責任還是當地農民應盡的義務?

第三,無錫自來水事件只不過是太湖水污染的一角,太湖橫跨三省,檢測太湖水污染也不能只是江蘇一省的問題,臨近的安徽、上海、浙江都有義務和江蘇省一起來協商建立跨地區的檢測、監控體系。安徽省看到太湖污染發布巢湖的預警信號,表面上是吸取教訓,做出應對舉措。實際上是在轉移公共注意力,試圖掩蓋在太湖問題上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